財聯社4月27日訊(編輯 馬蘭)周三,歐洲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、光刻機市場領導者——荷蘭阿斯麥(ASML)公司召開了年度股東會議。公司首席執行官Peter Wennink對一些國家實施芯片補貼帶來的影響發出了警告,并對中國采購設備需求進行了展望。

Wennink稱,美國或歐盟的芯片法案將導致半導體行業無法立刻消化新增產能,從而導致芯片產業不斷出現供應過?;蚨倘钡那闆r。

近幾年,由于新冠疫情供應鏈停滯,芯片行業出現了長達多年的短缺。而現在,由于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持續下降,科技行業又再次進入半導體供應過剩的窘境。

Wennink認為,歐美地區大量的芯片補貼將加劇行業的波動性。

此外,他還指出,在歐美等國家在中國采購芯片方面作出限制的情況下,中國轉而開發自己的半導體設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計算機芯片市場,這就要求阿斯麥必須繼續獲得中國的市場準入權,這是絕對必要的。

Wennink稱,中國大陸是阿斯麥僅次于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的第三大市場。他援引中國一家汽車制造商的話稱,這家汽車制造商計劃在未來三年制造大量的電動汽車,要求六七家成熟的半導體工廠為其供貨,但中國本土的芯片工廠仍處于建設之中。

他因此強調,阿斯麥與中國市場的往來,無論是對阿斯麥來說,還是對中國客戶來說,都十分重要。

上周,阿斯麥公布了強勁的第一季度業績,并稱其對中國的銷售額將繼續增加。

阿斯麥指出,中國今年對電動車、成熟芯片的需求上升,預期購買設備需求會更加強勁。其最新財報中,中國企業占阿斯麥第一季度營收的 22%,中國買家占到阿斯麥成熟芯片制造設備訂單的3成左右,較去年底占比提升了約10%。

展望未來,Wennink在會上還預測道,到本十年末,全球芯片市場規模將翻一番,達到1-1.2萬億美元。